随着全社会诚信意识的提高和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环境初步形成。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及时完成信用修复是信用赋能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济源示范区创新工作举措,加强信用修复宣传,提高信用修复效率,信用初审全部半个工作日完成,信用修复初审合格率达到100%。
一、持续开展制度创新,推出信用修复3.0版本
济源市信用办把做好信用修复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抓手,开展信用修复制度创新,2021年制定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要求行政机关书面告知行政相对人该条行政处罚信息将在7个工作日内在“信用中国”“信用中国(河南)”“信用中国(河南济源)”三级网站同步公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不予公示的除外),告知该行政处罚信息严重程度,告知申请进行信用修复的时间,同时告知信用修复方式。在具体措施上要求实施“一处罚一告知”,即每一个新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应一个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确保信用修复应知尽知。2022年组织信用修复告知制度专项检查,开展信用修复集中提醒。2023年出台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到期提醒+跟踪回访”制度,实现信用修复3.0版升级,在坚持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和到期提醒制度的基础上,对实行信用修复到期提醒后的企业,在七个工作日内进行信用修复事后回访,了解企业是否已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对未提交信用修复申请的要了解存在的问题,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已提交信用修复申请的,了解是否完成信用修复,是否在“信用中国”网站对该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停止公示;对正在申请信用修复过程中的,要跟踪落实进展情况,直至完成信用修复。信用修复制度的持续创新,为推进信用修复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撑。
二、扩展信用修复覆盖领域,拓展信用修复路径
根据企业失信公示的不同领域,及时拓展信用修复领域。积极做好诚信建设黑榜信用修复,对已修正错误满足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在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在信用网站发布公告方式进行撤销黑名单;根据失信违诺信息归集到信用系统后,率先在全国制定创新违诺信息信用修复制度,对修复条件、方式、流程予以明确,为违诺信息信用修复提供路径,使企业面对不同的失信信息,可以选择不同的救济措施实现信用重建。
三、多措并举开展宣传,有效提高政策知晓率
知晓信用修复政策是实现信用修复的前提,济源示范区积极开展信用修复宣传创新,通过中国联通发送信用修复信息90余万条,提醒企业关注信用修复,避免“征信修复”陷阱。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各单位通过微信群、工作会、入企调研等方式广泛宣传信用修复政策,实现信用修复宣传常态化,及时组织《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宣传,提高信用修复新政策宣传的及时性,有效提升信用修复政策知晓率。
四、加强培训指导,提高信用修复效率
开展信用修复培训,提高部门服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的能力;加强对企业信用修复的指导,通过电话联系、微信沟通等方式对不符合条件的修复申请,第一时间向市场主体反馈情况,帮助企业完善审核资料。优化工作流程,实行信用修复初审双人复核制度,提高初审合格率;实行半日办结制,对收到的信用修复初审申请,符合条件的全部在申请半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缩短企业修复时间,有效提高信用修复效率。
五、开展抽查回访,推进信用修复制度落到实处
信用修复工作开展情况好不好,制度落实是关键。在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出台后,要求各单位制定主动告知工作台账,组织开展“一处罚一告知”制度落实情况自查,多次对信用修复企业进行电话回访。2022年,印发《关于开展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济信办〔2022〕3号),对各单位落实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对制度未落实的情况予以通报;在收到信用修复申请时,向市场主体了解行政机关是否进行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常态化督导制度的落实。2022以来,累计作出信用修复主动告知书800余份,电话回访企业500余次,完成信用修复300余条,信用修复初审合格率达到100%,信用修复初审时间全部半个工作日内完成,有力支持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2022年以来,济源示范区信用修复制度推出3.0版本,覆盖信用修复全过程;信用修复领域从行政处罚拓展到覆盖红黑榜、违诺信息等领域,信用服务企业广度深度进一步拓展;累计进行信用修复300余条,信用修复初审合格率达到100%,信用修复初审时间全部半个工作日内完成,有力支持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