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首创首成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来源:安阳市发改委 发布日期:2023-08-10 浏览次数: 浏览

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消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正式公布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名单,安阳市成功入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是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市发改委实干笃行,奋楫争先,不负使命,实现“首创首成”的工作目标,安阳市成功跨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行列。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一年来安阳市以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全面发力、全面提升、组合推动,通过加强制度设计,聚焦核心工作,完善信用生态,“信用安阳”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安阳市筑根基,不断强化“四个支撑”。一是强化体制机制支撑。将城市监测排名纳入市政府年度工作责任目标,组建正县级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开展工作。二是强化顶层设计支撑。印发《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高质量推进信用安阳建设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实施方案的通知》《安阳市“十四五”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规划》等制度文件。三是强化载体平台支撑。推动市县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形成纵向上联国家省、下通县(市、区),横贯市直部门的全市信用信息“一张网”。加快构建市“信易贷”平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四是强化信息资源支撑。覆盖市县两级共435家信源单位,目录覆盖率达100%,信息总量达4.7亿条。  

这一年,安阳市强监管,创新拓展“三类应用”。一是强化新型监管功能。推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与部门监管信息结合应用,构建“1+37”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体系,为部门抽检抽查提供重要依据。在招投标、申请项目资金、人事招录、代表资格审查等领域广泛使用信用报告,累计核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20余万次。优化政府采购合同履约预警监督管理系统,实现合同履约监管从“人盯”到“技防”转变,全市政府采购领域合同履约率达100%。二是强化信用修复功能。建立跨区域信用修复协作机制,该做法获得省政府工作快报推广肯定。首创《安阳市联动开展信用信息修复办法》,实现了全国范围内跨区域信用修复由企业“折返跑”转变为数据“线上跑”。创新出台《关于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与信用修复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主动延伸建立“黑名单”信用修复机制。三是强化信用场景应用功能。以“信易贷”平台架起政银企担“信用桥”。在全市启动创业担保贷款“百千万亿”惠民工程,向创业信用村、乡村创业者发放贴息贷款3.2亿元。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助力乡村振兴,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实现种、产、销一体化产业模式,实现共建共富。采用“信用+公共资源交易”模式,通过签订《信用承诺书》,简化交易主体审批准入,去除交易“门槛”,全年签署《信用承诺书》20000余份。探索将信用服务嵌入市智慧养老平台,建立从业人员档案,打造“信用+养老服务”新模式,获得省发改委致函表扬。通过全面构建“信易+”惠民便企场景应用,提升了群众信用获得感、价值感,有力助推“信用安阳”品牌建设。  

这一年,安阳市重提升,持续优化“两个环境”。一是优化政务诚信环境。印发《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廉安阳建设实施诚信政府塑造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对全市行政单位加强常态化监测预警,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社会诚信。二是优化社会诚信环境。开展诚信系列宣传活动,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引导形成知信、用信、守信社会氛围。常态化发布全市诚信“红黑榜”,累计向社会公开11778家红榜企业,234家黑榜企业。推进信用知识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发放《信用知识手册》《诚信倡议书》等宣传资料近万份,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点滴汇聚,以成江河,梧桐并闾,极望成林。站在新的起点,安阳市发改委将以巩固全国信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为重点,持续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和服务创新,不断深化信用监管改革,积极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让城市信用真正成为支撑“放管服”改革、服务和改善民生成效,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催化剂”,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信用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