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范围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发布日期:2024-04-10 浏览次数: 浏览

国家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通过构建多层次供给格局、优化产品服务、丰富融资增信手段、完善政策制度,县域和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发展迅速,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满意度逐步提高。展望未来,普惠金融工作应围绕新要求、新机遇、新策略,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大范围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普惠金融迈入发展新阶段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10年来,普惠金融作为我国重要国家战略已经取得长足发展,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从2019年末的11.6万亿元增至2023年9月末的28.7万亿元,年均增速超25%,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明显提高。但在新发展形势下,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2023 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作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必要延伸,明确了未来五年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举措。《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对小微经营主体、“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加大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制造业、外贸等重点领域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对于乡村振兴,在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同时,提出强化对乡村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同时,《实施意见》将民生领域纳入普惠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并且提出在对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过程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普惠金融与民生、绿色金融的衔接更加紧密。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普惠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其被寄予更高期望。民营小微、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绿色普惠等领域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策略建议

我国普惠金融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要发挥各类银行机构作用,加大对民营小微、乡村振兴、普惠养老、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深耕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并稳妥有序推进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的融合发展,拓宽普惠金融的内涵与外延,提升普惠金融的发展效率。

聚焦战略新兴、区域特色等重点领域,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第一,完善投融资生态圈建设。发挥商业银行资源优势,与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信托机构、租赁机构加强合作,充分利用投融生态线上化工具,实现深度产业联动、提升专业赋能。建立中小微科创企业之间、PE/VC机构与科创客户之间、中小科创客户与其他服务机构之间的互通交流机制,增强对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力度,打造政、研、投有机协同的科创企业生态服务圈。第二,加大对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支持。围绕区域内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百强集群、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行业区域研究,加大对区域先进制造产业的金融支持。把握中关村、长三角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机遇,创新信用产品、扩大授信审批权限、优化服务模式,探索线上化产品扩容,打造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体系,为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第三,创新风险分担机制。采用多种风险补偿手段,加强与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第三方担保机构合作,以适当方式弥补信贷风险。应用数字化技术,抓住关键风险指标,提升数字化投贷后管理能力。完善尽职免责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不敢贷、不愿贷”,助力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优化服务供给,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第一,持续开展涉农信贷产品及模式创新。积极接入各级涉农公用信息数据平台,加强与地方政府信息共享和公用数据直连,引入包括农业补贴、农机补贴、农业保险、政府农业公示标签、绿色农业认证等农业数据源,研发乡村振兴特色信贷产品,精准滴灌农户、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第二,加大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融资结算服务,支持富民新业态发展。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自营电商平台、供销集团扶贫交易平台、农产品收储等场景中的资金收付、清分等结算需求,探索开发针对农村电商的专属金融产品,为涉农主体提供一站式支付结算服务。

支持普惠养老,增强养老金融产品的普惠性

第一,聚焦养老产业小微企业特点,创新专属养老金融服务方案。聚焦普惠型养老机构、康养行业等养老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探索特色化行业服务方案、风险缓释方式及信用评级体系。依托多方协同不断优化养老金融服务网络,探索设立养老产业基金,为养老设施租赁、养老护理等专门机构提供不同层次的投融资服务。第二,加快完善适老金融产品建设,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全面、便利、快捷的金融与非金服务。广泛开拓补充医疗、住房补贴、薪酬激励计划、新型城镇化农民养老保障领域,推动养老金融多样化转型。积极将普惠金融服务融入老年人社区活动、餐饮消费等生活场景,将养老普惠金融从单一产品拓展至综合化服务平台,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质效。

创新金融产品,引导小微企业、“三农”主体绿色低碳转型

第一,以绿色普惠支持产业链上小微企业绿色化转型。积极拓展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综合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强绿色供应链产品在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销售等领域应用,支持小微企业绿色化转型。支持商贸流通领域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上中下游各主体、产供销各环节的绿色转型金融服务。第二,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绿色金融服务范围。积极支持农村地区水电路网及光伏、风力发电等绿色项目,探索林权经营权、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推进整县分布式光伏业务,依托上游厂商,开展“农户光伏贷”,实现产业链的生态化延伸。积极支持从事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名优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等特色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主体,探索产品和模式创新,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提供融资、结算及债券承销等服务便利。深耕共同富裕、美丽乡村建设,支持污染治理、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绿色改造,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深耕数字普惠,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第一,持续推进全流程数字化建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性。拓展数字普惠服务场景,紧跟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引入专利、农业保险、银联、发票等场景数据,提升场景对接和适配能力。建立泛场景化的普惠金融生态,为普惠金融服务群体提供一站式、多触点、零距离的线上化、综合化服务。通过产品迭代、流程优化、专业服务和技术创新等多种方式,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性。第二,加大数字化工具的建设与应用力度,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拓展智能风控基座能力,根据数字普惠场景,通过多种模型的组合运用,进一步实现对普惠客群的精准画像,提升主动授信能力,在提高客户风险识别的同时,持续提升授信通过率和额度满足率。完善监测预警机制,深化重点区域、产品、客群的差异化策略设计,打造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监测预警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