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源示范区组织召开了严重失信市场主体治理工作协调会,就如何加快解决企业严重失信,提升城市信用综合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法院和示范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等单位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指出,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信用记录对市场主体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依法依规推动严重失信市场主体整改退出,有助于企业重塑信用、重返市场,助力示范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会议对降低严重失信市场主体占比工作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细致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任务和职责,确保治理工作能够有序推进。
会议要求,相关部门要组织开展集中摸排行动,全面、准确掌握严重失信市场主体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实施清单管理,细致梳理帮扶清单、破产清单、退出清单、惩戒清单、失能清单,对不同主体的信用状况做出精准判断。通过分类综合施策,针对不同情况的市场主体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切实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建立失信治理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防止问题反弹。
会议强调,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严重失信市场主体治理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按照进度安排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示范区严重失信市场主体占比得到有效降低。要强化保障措施,加强督促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治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会议标志着济源示范区严重失信市场主体治理工作进入了攻坚阶段,通过集中摸排、清单管理、分类施策和长效机制的建立,预计将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严重失信市场主体占比的显著下降,进一步优化示范区的市场环境,提升整体信用水平,为示范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