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在全省首创“黄转绿”融资协调机制
来源:信用河南 发布日期:2025-03-03 浏览次数: 浏览

2月20日,我市印发《濮阳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黄转绿”长效机制》(以下简称《机制》),标志着我市在创新“黄灯”企业转“绿灯”企业融资服务领域的探索,完成了制度化、机制化建设。该《机制》为全省首创,是我市树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持续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

近期,市发展改革委、濮阳金融监管分局指导各县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服务“转绿”代替“一拒了之”,常态化对“黄转绿”等融资案例进行研判分析,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了剖析一个案例、促进一类融资难题的破解。《机制》对可纳入“黄灯”企业管理服务范围的企业进行明确:一是在“千企万户大走访”中形成“申报清单”但未进入“推荐清单”的企业;二是进入“推荐清单”后,被银行业金融机构退回的企业;三是未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初审的企业;四是符合产业政策和申报要求,但由于存在行政处罚、经营异常、环保处罚、税务异常等其他原因,尚未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授信的企业。

《机制》要求,相关单位、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从完善融资系统功能、创新融资信贷产品、剖析调研典型案例、开展被追责人员排查、依规指导信用修复、推进风险分担补偿等方面为“黄灯”企业提供服务保障,帮助企业由“黄灯”转“绿灯”,尽快获得金融活水。

《机制》强调,各县区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收集“黄灯”企业困难问题,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审核时注意区分“红灯”企业和“黄灯”企业,对“黄灯”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帮助符合“五项基本标准”的企业获得发展所需资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