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创新“供应链票据+担保”模式,破题中小企业融资难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日期:2025-03-19 浏览次数: 浏览

  近日,供应链票据市场建设迎来又一重要时刻: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鲁担惠企通”平台获批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成为全国首家获直连资质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

  “供应链票据+担保”能擦出何种火花?

  “融资成本降低了1.5个百分点,‘供应链票据+担保’这一条融资新路,为公司的蓬勃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新动力。”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杨运涛说。

  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海洋及水下油气核心装备研发与生产制造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也是产业链生态中的核心中小企业。首棵国产浅水采油树就在该公司的设计图纸上“发芽”,如今该企业生产的水下采油树已在国内多个海域实现工程化应用并走向全球。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威飞时常面临研发投入与供应链资金需求的双重压力。“由于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信用不对等,我们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通常不被接受。”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杨运涛道出了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有了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供应链票据+担保’服务,有了信用背书,我们的上游供应商欣然接受承兑期限6个月的支付票据。这不仅降低了我们的融资成本,还提高了融资效率,整个过程从申请到签发在同一天内完成。”杨运涛说道。截至目前,该企业已累计获得近5000万元的开票额度。

  融资成本降了、效率高了,资金使用更灵活了。“供应链票据+担保”为何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

  “‘供应链票据+担保’在担保增信的基础上,发挥信用载体机制,实现全链路流转,缓解了核心企业授信不足、传统商业承兑汇票流通性差的问题。”山东省融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子公司)董事胡世雄介绍,为深化政府性担保对全省产业链的系统性帮扶,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在全国首创“供应链票据+担保”模式。担保增信后的供应链票据作为优质资产,更容易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低息、便捷的融资支持。如此一来,票据承载担保信用沿产业链多级流转,助力产业链末梢小微企业实现实质性“脱核”融资,构建起更广泛、更普惠、更有效的产业链融资生态。

  同样受益的还有东营市高新区的科瑞油气装备有限公司。随着企业订单量的增长,公司对原材料采购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资金周转的关键时刻,“供应链票据+担保”服务,使科瑞成功融资1000万元。“快速完成开票,利率合理,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融资方式。”科瑞油气融资部部长说。

  据了解,“供应链票据+担保”业务开展一年以来,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累计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50余家,供应链票据规模近200亿元,为全省产业链“强链、固链、稳链”注入新动能。

  “获批直连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后,利用自有平台进行自主定价、普惠经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可及、更普惠、更便捷的服务,让小微‘三农’客户实实在在享受到担保与供应链票据的精准赋能。”胡世雄说。

  山东供应链票据市场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实施供应链金融发展财政奖励政策,每年专设预算资金对接入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的企业、供应链票据签发企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成效突出的金融机构等给予奖励。同时,该行积极探索供应链票据的新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如提供供应链票据“秒贴”服务,落地全国首单直接模式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产品等,进一步丰富供应链票据的应用场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2月末,全省供应链票据累计签发量达到1748亿元,居全国首位。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将持续加强供应链票据业务宣传推动,积极发挥供应链直连平台作用,聚焦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探索‘供应链票据+’综合性供应链金融服务,丰富供应链票据应用场景,为供应链票据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山东经验’。”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