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郏县紧扣创新驱动发展主线,以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通过“搭平台、强融合、育主体、优服务”组合拳,构建起覆盖创新全链条的服务生态,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搭建专业服务平台,夯实创新发展基础。成立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华盛平顶山运营中心暨郏县产业服务平台,整合知识产权资源,为企业提供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支持。平台聚焦企业知识产权数字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通过许可等方式加速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推进知识产权资本化,引导高价值专利作价入股,配合政府推动企业注册资本实缴,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商业价值氛围,在企业上市、专利交易、融资投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审批,进一步压缩办事时限、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主体数量稳步攀升。截至目前,郏县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认定49家。“三大改造”项目申报12家,总投资达10.6亿元;规上研发覆盖率完成85%。圣光医用、海瑞祥科技等10家企业获得省政府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170万元,天晟电气、圣光医用获得上级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538万元。
三是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与嵩山实验室、郑州中原智谷等多个创新平台开展对接合作,推动河南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共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在“产学研用”融合过程中,郏县企业创新成果频出,河南立科达医疗用品科技有限公司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全国赛优秀企业奖,平顶山天晟电气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多个省级创新平台,实现多项“零”的突破。
四是以企业诉求为抓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开展“企业诉求,我解难题”大走访服务活动,组织全县在建项目和经营性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着力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建立涉企问题联席会商机制,对走访中发现的营商环境领域问题进行分析研判,适时组织问题责任部门召开联席会商专题会,研判问题性质,确定问题受理部门,明确时间节点,协调推进解决。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县累计走访企业300家,收集并解决问题50余起,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
下一步,郏县将持续完善“全链条+立体化”创新服务体系,助力更多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创新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