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商银行 创新“贷”动产业 银村携手双赢
来源:信用河南 发布日期:2025-07-15 浏览次数: 浏览

7月中旬,正值养菌关键期,桐柏县朱庄镇粉坊村的香菇大棚内,种植户王大姐忙着对菌棒进行喷水降温:“目前已经接种的菌棒状态都很好,多亏了农商行25万元的贷款,扩建的5座大棚预计能多赚15万元!”

粉坊村是豫南著名的“香菇之乡”,年培育菌棒超160万袋,超过八成村民依靠香菇产业谋生。香菇种植具有周期性特点,过去,在菌棒制作期,当地菇农普遍缺乏资金采购原料,全村融资缺口超500万元。但由于缺乏抵押物、还款周期长,融资需求也比较分散,很多农户难以获得传统贷款,制约了全村香菇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为解决菇农的“燃眉之急”,桐柏农商银行做出了“政银村合作+大数据风控+全周期服务”的模式创新:联合镇政府、村委会班子获取真实产业数据,组建由村支书任金融协理员、客户经理任金融专员的驻村服务专班,精准锚定32户种植大户与5家加工企业;运用大数据风控模型,整合农户信用记录、种植规模等信息,智能测算贷款额度,普通农户可获5万至20万元支持,合作社带头人最高可贷100万元;最后,服务紧跟农时走,制棒期优先保障信贷投放,销售期则配套理财规划,协助对接收购商,还款期提供展期方案。

如今,粉坊村的香菇产业在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下,正朝着规模化、现代化稳步迈进。截至目前,粉坊村整村授信覆盖85户,金额达1170万元,带动扩建大棚50座,菌棒加工车间年创净利润30万元,村民人均年增收2万元。

类似粉坊村的创新并不是个例。目前,河南农商银行支农创新实践已在全省生根开花。洛阳农商银行推出10年期专项授信,通过“政策金融协同+全周期服务+政银企联动”三大创新支持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召陵联社创新“农信社+合作社+农户”三方合作模式,支持大徐吊瓜产业年销售额突破2500万元;西峡农商银行创新以“组合抵押+3年期循环贷”模式带动香菇龙头企业产值翻番至8000万元……

通过这些创新,河南农商银行深度嵌入乡村农业产业链,既破解“贷款难”,又降低自身风险;既激活了农业主体的内生动力,又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金融动能,达成了服务乡村与自身成长的双赢。

目前,河南农商银行正以“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为路径,以实现“8040”(即让“全省80%的农户有农商授信、40%的农户有农商用信”)目标为战略愿景,坚守支农支小支微职责定位,扎实开展客户经理驻村营销,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全省授信覆盖率达到68.51%;围绕粮食、畜牧渔业、特色果蔬等18条乡村富民产业链,制定适配授信政策,匹配专属信贷资源,相关各项存款已达2.3万亿元,各项贷款1.3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7285亿元,推出豫商和金燕两大系列60余款标准化信贷产品,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4535户、金额341亿元,以实际行动服务农业强省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