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健全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破除招投标领域门槛壁垒
来源:信用河南 发布日期:2025-07-25 浏览次数: 浏览

为优化营商环境,河南省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焦招投标领域隐性壁垒痛点,创新构建“制度+技术+服务+监管”四位一体公平竞争审查机制。通过招标文件审查全覆盖、负面清单智能检测、标前主体责任提醒、标后联合监督检查等举措,实现招标文件全流程自动化审核,源头清除歧视性条款。截至目前,已审查招标文件454份,投标人对招标文件的质疑明显减少,财政资金节约率显著提升。

审查全覆盖,筑牢制度“防火墙”。制定招标文件编制“二十不准”,明确禁止编制招标文件中常见的抬高资质、限制外地经营者、指定特定品牌等20类常见问题,提醒招标人和代理机构依法依规编制招标文件。制定《公平竞争审查自查表》,针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项目明确31条公平竞争影响性条款,严格按照“谁招标、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由招标人逐条对照审查。实施以来进场交易项目全部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做到审查全覆盖,企业对招标文件的质疑明显减少,招投标活动更加公正、高效。

AI强赋能,智能检测“零盲区”。优化升级电子化交易系统,开发上线“合规性检测”功能,系统自动对招标文件营商环境负面清单、合规性负面清单等内容进行在线检测分析和检测预警,3分钟内完成文件扫描,较传统人工审查节约时间90%以上,问题定位准确率更高。检测系统及时准确发现招标文件中存在的隐性门槛和壁垒,推送至招标人修改完善,实现对招标文件自动化、智能化审核。

服务前置化,压实主体“责任链”。针对招标采购工作程序复杂、专业性强,招标人因为自身专业水平有限难以完全把握,尤其因招标代理机构专业团队的介入,易造成招标人主体责任缺位的问题,中心创新工作思路,以“服务前置”探索实施对招标人主体责任进行“标前提醒”。在项目受理时,除做好业务知识咨询、交易流程介绍外,还“面对面”向招标人宣贯国家政策法规,鼓励招标人积极行使自身权利的同时,提醒招标人严格履行义务,督促其履行主体责任,为招标人上紧“标前提醒”发条。

标后严监管,形成震慑“组合拳”。联合行政监督部门对进场项目抽查,重点检查招标文件编制是否规范、是否认真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是否有不合理限制、合同内容是否响应招标文件等情况。截至目前,已抽查项目41个,发现各类不规范问题58个,移交相关部门问题线索3条,发放整改通知书29份,约谈招标人、代理机构6家、评标专家25人,大大减少了违法违规行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