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县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宣信、筑信、守信、核信、用信--“五信”建设推进信用环境优化,营造建设更好、监管更全、服务更优的营商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宣信——开展诚信宣传教育,营造诚信氛围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弘扬诚信理念。利用电视、网络、微信、移动APP等媒体进行信用知识、信用法律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大众对信用建设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开展“说话守诺、做人诚实、做事诚信”活动,进行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典型案例宣传;先后开展《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宣传学习、诚信“进学校、进企业、进商场”等宣传活动;2023年在各类媒体发布信用信息稿件136篇,营造浓厚的宣信讲信氛围,推进信用延津建设。
二、筑信——加强信用信息归集,构筑信用信息体系
常态化开展信用信息归集工作,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筑牢社会信用建设的基础。2023年归集信用信息总量5955661条,在8个县(市)中位列第三名,其中信用基础数据归集共享数据2999276条,“双公示”信息归集上传总量为13404条。同时,进一步梳理提炼工作亮点、联合奖惩案例等,并及时上网公示,不断充实“信用延津”网站内容,构筑社会信用信息体系,以信用信息体系夯实诚信基石,推进信用营商环境的优化。
三、守信——推行信用承诺制度,促进诚实守信
持续开展信用承诺工作,以承诺促守信,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梳理可适用信用承诺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引导并组织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签订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以及自然人签订个人信用承诺书。2023年归集共享的各类信用承诺信息(包括单位与自然人承诺)共294万余条,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和个人诚实守信,优化市场信用环境。
四、核信——推进信用信息核查,提升诚信理念
充分发挥信用在行业监管中的服务支撑作用,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等多领域进行信用核查,将服务对象的信用情况作为做好行政服务的重要依据,推进市场主体提升诚信经营理念。以“联合奖惩、一键搞定”的便捷模式,实现信用核查、红黑名单、奖惩措施、奖惩反馈等信用数据的共享。2023年延津县信用核查次数144227次,奖惩对象555人,查询率为100%,反馈率为100%。
五、用信——推进信用信息应用,促进社会信用建设
一方面,积极开展以信用为基础创新信用监管模式,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市场主体不同信用状况将辖区内企业分类(即信用风险低A类、信用风险一般B类、信用风险较高C类、信用风险高D类),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差异化监管,对信用较好、信用风险较低的企业降低抽查比例、减少抽查频次,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企业提高抽查比例、加大抽查频次。2023年按信用分类结果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任务77次,共抽查市场主体200余户,通过实施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检查,推进了事后信用监管。另一方面,推进信用信息与投资融资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共享,进行政银企有效对接。项目主管部门将信用好的投资单位基本信息、信用状况、融资需求及时推送给金融监管部门及辖区内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定期开展政银企对接会。2023年推送共享37个项目投资信息,涉及融资金额30余亿元。以“信用无价 守信有益”的理念,推进社会信用建设。
延津县将持续推进宣信、筑信、守信、核信、用信--“五信”建设工作,引导全社会树立诚信理念,使诚实守信成为每个单位和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环境建设工作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