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垒 畅循环:焦作市以信用修复 “跨省通办”激发统一大市场新活力
来源:焦作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日期:2025-11-04 浏览次数: 浏览

信用修复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与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河南省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试点,焦作市聚焦异地经营企业信用修复“折返跑、耗时长”难题,率先构建“协同攻坚、数字赋能、服务前移、跨省联动”的系统化信用修复机制,机制运行以来,已为50余家企业高效完成跨省信用修复,成功率达95%,平均办理时长压缩70%,企业满意度达100%。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河南经验”,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注入新活力。

一、协同攻坚,构建一体修复新机制

将信用修复纳入焦作市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重点攻坚首项任务,以顶层设计破解跨区域协同难题。一是建强协同专班。成立由市领导牵头,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人民法院等多部门参与的信用修复工作专班,率先与周边城市建立豫晋鲁五地跨省信用修复联动机制。二是精准宣传引导。编制《白话版信用修复一件事办事指南》《跨区域信用修复一本通》及线上操作视频,开展“信用服务进园区、进企业”系列活动,覆盖企业超万家。三是闭环督导提效。将信用修复工作纳入2025年焦作市营商环境重点专项行动,印发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单位,通过清单管理和月调度机制,确保创新举措落地见效。

二、数字赋能,打造高效便捷快车道

以数字化推动信用修复提质增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一是压缩线上受理时限。开设信用修复“一件事”专区,实现企业在线提交申请,线上受理、初审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结及时率达100%。二是优化线下服务。在市县政务大厅设置专窗,提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并为有需求企业提供“帮办代办”超600次。创新设立“跨区域信用修复管家”,协助企业对接外省部门,解决材料补正等难题。三是统一服务标准。推行“即申即办”“一次性告知”,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力争企业“一次不用跑”,满意度达100%。

三、服务前移,创新信用修复新生态

推动从修复到预防、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型。一是防范失信风险。在实施“四书同达”机制基础上,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动企业“少失信、不失信”。线上,开展企业免费“合规体检”,在焦作市“信易贷”平台设立“信用体检”专区,方便企业自查自纠,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线下,组织政策解读、融资对接等活动284场,服务超9万户次,帮助近2000家企业化解财务、税务、法律等多类失信风险。二是实施分级预警。建立失信企业“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机制,精准识别企业在跨区域经营中的信用状况。对不符合修复条件的“红灯”企业,增设跨区域信用修复专项课程,强化辅导与培训;对材料不全的“黄灯”企业,主动对接本地及异地相关部门,协助补正材料;对符合修复条件的“绿灯”企业,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主动提醒,并提供预审指导。三是建立回访机制。通过建台账、定期回访,精准掌握企业修复后的经营与融资需求,核查其在异地投标等环节是否仍存信用障碍。重点关注纳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企业,全面推行信用修复证明书,已为128家企业扫除后顾之忧,同时持续收集企业建议,形成“服务-反馈-优化”闭环。

四、跨省联动,建立协同修复新路径

聚焦破解区域信用壁垒,联合山西晋城、长治及山东聊城、济源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跨省信用修复协同联动机制,实现跨省“零跑腿、高效办”。一是重构服务流程。推行“信息共享、就地申请、异地审核、协同修复、帮办代办”机制,企业因行政处罚或法院执行产生失信信息需异地修复时,仅需向本地信用部门提交申请,即可由四地内部协同完成材料核验与函件流转。二是强化权益保障。组建跨省信用调解团队,针对复杂争议采取“现场勘查+集中研判”,5个工作日内形成解决方案,及时化解信用修复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纠纷。三是注重评效促优。共建跨区域满意度评价体系,联合回访评估通办数量、时效与成效,量化分析企业在融资、招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持续推动服务优化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